2012-08-31

房價漲翻天,都是9A總裁彭淮南的錯?(一)


(1) 低利率未必會讓資金浮濫,低利率可能反倒使資本外流,產生緊縮的效果;當資金無好的產業投資管道,沒有好的生意可以投資,低利率的刺激政策,才會導致資產泡沫,尤其是房地產泡沫。(2) 外匯存底逐年升高也未必會讓資金浮濫,央行已經沖銷掉7成以上,每年貨幣成長約4.5 - 6.0%,不算非常寬鬆。

常見說法一:9A放任利率低這麼久,都不調高利率,所以借貸浮濫?

9A總裁統理的央行雖然可以獨占發行貨幣的權力,但越來越不能強迫我們民眾使用特定貨幣,全球貿易和交流日深,越來越多人擁有外幣帳戶,很多人坐飛機路過香港順道開戶,到中國工作有中國戶頭,在臺灣的銀行開個外幣帳戶也很簡便,所以各國貨幣間形成互相競爭的局面,央行管理流動性的難度越來越高。9A總裁能用來控管流動性的法寶有利率和控制發行貨幣數量,其中,利率對流動性的影響很間接,理論上降低利率讓資金變便宜,會促進借貸活動,增加流動性,當然,這些貸放的資金可能流入不動產,去炒高房價。但我們現在的世界每天上兆的資金和交易流轉,利率調降得較其他國家低,資金可能離開臺灣,尋求更高的收益率,因此利率降低實質上可能反而會降低流動性,譬如:(1)很熱門的利差交易(Carry Trade),買進高息貨幣,賣出低息貨幣,在市場平穩時,長期可收取兩個貨幣的利息差,和賺取價差;(2) 臺灣的金融帳從2005年以來,除了金融海嘯的幾個月分外,金融帳一直是負的,代表台灣投資的資金淨流出。所以調降利息的預期效果,可能會被資金跨國流出抵銷,寬鬆效果比我們想像的弱。

從新貨幣數量理論的概念檢視9A是不是太寬鬆了?
M*V = P*T + S
M: 貨幣供給量<
V: 貨幣流通速度
P: 平均價格水準
T: 商品和服務的交易量
S: 資本市場的貨幣需求

當 P*T (GDP) 成長緩慢時,MV (貨幣流通) 增大,多餘的資金會讓資金流向 S (資本市場);所以咱們台灣的問題,追根究柢還是低成長和產業結構的問題。


常見說法二:外匯存底太高,所以國內浮資多?
除了升息之外,央行還有一些控制貨幣數量的法寶。對亞洲央行來說,管理貨幣數量最重要的莫過於控制大量外匯存底流入本國流通,9A很清楚。

與亞洲央行相對的是美國聯準會,它資產通常包括: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及硬幣、投資的政府債券及其他證券、對商業銀行的放款。負債則包括: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及硬幣、商業銀行存放在中央銀行的餘額、中央銀行的資本準備(通常很小)。於是央行資產大規模增加主要來自於央行發行紙幣及硬幣增加,或商業銀行存放在中央銀行的餘額增加。中央銀行資產增加,代表商業銀行擁有更多現金,或在中央銀行內的準備餘額增加,也就比較願意放貸給客戶,利率通常會全面下滑,整體貨幣供給額會增加。

但亞洲央行多數擁有龐大的外匯存底,主要資產項目以國外資產(就是外匯存底)為主,新加坡和臺灣的央行國外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都超過90%,而鉅額外匯存底若通通轉換成本國貨幣,流入本國市場中,會造成貨幣供給額迅速擴張,通常央行會先透過賣出帳上的債券和有價證券,換取本國貨幣回來,資產負債表上的發行券幣(新台幣)就會互抵消失。但如果這樣還不足夠沖銷多餘的流動性時(像是台灣央行就是,資產項已經沒有證券可以賣),亞洲央行必須進行大規模沖銷操作,以吸納外匯存底流入本國所釋放的巨額資金,把資金鎖在央行裡,台灣央行做得最多的是發行銀行業定期存款,付給金融機構利息;南韓央行則是透過發行金融穩定債券進行沖銷,新加坡則是收進政府存款,這兩國的方式和台灣類似,央行都必須付出利息成本;中國人民銀行最主要的方式是透過提高存款準備率,不需要付利息給銀行。

從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觀察,9A總裁已經透過發行銀行業定期存款、銀行業轉存款,回收7成的外匯存底資金,實際上央行透過銀行去擴張的信用,平均每年約成長 4.5%~6.0%,對比台灣同期間的GDP成長,貨幣政策或許稍嫌寬鬆,但並非極度寬鬆

結論:9A總裁或許讓貨幣政策稍嫌寬鬆,但害老百姓買不起房子另有其人。

下兩集分曉,先透露謎底:
財政部的錯:稅務不公,有錢人繳稅少
金管會和金融相關主管機關的錯:金融業的資金無適當投資管道,貸款過度集中在不動產,優惠房貸這顆毒藥把年輕人變成背債的長工,已經推出1兆7千億。聽從白X義副總統的話,「政府挺銀行,銀行挺企業,企業挺勞工,讓落塞馬(台語)的落後企業仍然可以依存在政府的羽翼下,不思進步,年輕人想創業,卻籌不到資金
經濟部的錯:產業空洞化。低技術門檻,只知尋找便宜勞動力,引進外勞,或跑到薪資低廉的地方設廠;高技術門檻的還沒個影,卻已經耗費無數公帑(或強迫銀行不顧風險聯貸)扶植資本密集的面板和DRAM產業。
ㄜ,全罵了..

- Cool Head 冷頭

[財經書籍] 華爾街金童的刺蝟投資經



離開我們了,想用第一篇財經讀物導讀來向他致敬。為何檯面上的避險基金經理人這麼多,出書、演講、上電視的不知凡幾,但我特別選 Barton Biggs 呢? 這一個行業裡有許多裝腔作勢,不可一世的傢伙,但這位老前輩他誠懇,從書的字裡行間就讀得出誠懇。書中除了他個人的募資和管理歷程外,也分享了他在這個行業接觸過,形形色色不同生活態度、投資態度的基金經理人和投資的理念。

他誠實的道出基金經理人受煎熬的痛苦,像是做錯一陣子虧了錢,連幾十年交情的朋友都會抽資金。
我有過負面反應排山倒海而來的類似經驗。你做錯一陣子後,全世界都在厲聲吶喊,說你瘋了,好像厄運轉捩點總是伴隨著蜂擁而至的辱罵,以及一些長期顧客大量撤資,這種信號萬無一失,要是變成有效的信號,打擊造成的痛苦必定超過皮肉之傷。
在基金草創初期,剛進場交易時內心的掙扎和雜音。
讓我們這麼害怕的是,我們是生是死,要看未來一年的變化,我應該說,要看未來七個月、到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變化。這麼短的時間裡,什麼事都可能發生,我們可能犯錯、可能運氣不好看來不行。如果我們在短短的第一年裡表現差勁,基金會萎縮一半,要靠好幾年的良好績效,才能恢復我們的信用,吸引新資金。誰知道我們三個能不能一起熬過去。
面對投資決策時的揣揣不安。
投資的判斷是以平凡的事實與數字空間為基礎,參與的遊戲卻是在情緒的第三空間和夢幻的第四空間裡上演。「現在」總是最難投資的時候。
投資團隊內的意見衝突。
在我看來,獨斷獨行和獨裁一樣,總是很脆弱、很危險。只要獨裁者仁慈而正確,運作和效能就會很好。有些人會問,即使這種方式不理想,但你希望由誰做決策? 是由多年以來賺大錢的人做決策,還是由一群沒有經過考驗的年輕人? 然而我卻覺得席德的問題是沒有保持開放的心胸,養成了手下怕跟他作對的氣氛,這樣完全沒有好處,很快就會摧毀團隊。
獨自經營投資管理、完全靠自己,為特定大筆資金承擔全部責任很有道理,壞處是會有沉重的情緒壓力,還會有寂寞的感覺,但是追根究柢,決策是個人的行動。...
合夥人之間應該有個諒解,就是如果甲合夥人的績效長期落後,丙合夥人表現最好,遵循古老回歸平均數的嚴格、冷酷理論,丙的資金要減少,甲的資金要增加。當然這樣一定暗示要有另一個諒解,如果甲的績效在很長時間都不好,必須針對甲在公司的表現,進行令人難過的重新評估。我認為,每年根據績效重新評估合夥人在公司的利益行不通...最後通常會導致合夥關係破裂。
語重心長的結語
對我來說,投資的藝術成分遠遠超過科學,量化派的信徒大概不會同意。智慧、經驗、勤勉、歷史知識、開放的心胸和執著的天性,全都是操作避險基金成功的重要元素;還包括直覺、想像力、彈性,可能也包括一點點透視眼。這些性格你應該怎麼搭配,怎麼樣才是最適當的組合,就不是我所能回答的了,模式當然不會只有一種。 投資之道並不簡單扼要,在我看來,投資成功跟年齡沒有關係。憤世嫉俗的老蕭伯納(George Bernard Shaw)說過:「人的智慧跟經驗不成比例,但是跟人掌握經驗的能力成比例。」我在書裡設法說明投資沒有對照表,只作多的投資人或避險基金專家也沒有單一的模式,但是我的確認為,投資專家想要成功,必須喜歡知識性的競爭,從中得到鼓勵,而且要能夠應付壓力和逆境。這種遊戲不適合柔弱無力的人,也不適合在知識上懶散的人。貪心的動機和心性不足以成事</span>;你希望自己的投資經理人真正愛上這種複雜的遊戲,沉迷其中。然而,我所描述的這種遊戲顯然消磨了業界一些最盡心盡力的信徒,業餘人士在尋找投資經理人時,必須注意戰鬥疲勞的跡象。 避險基金經理人難為,要利用避險基金經理人也大不容易,我只能說祝你好運。
下一篇推薦 Biggs 的另一本書,講述二次大戰時股市如何精準預估到戰事的轉折點,和戰爭時期金融市場的變化。

- Cool Head 冷頭

部落格開站

這個部落格籌備好一段時間,一夥人要能下定決心業餘投入時間和精力在此,雖說工作時也常需要撰寫報告,給資深管理層和投資人看,但總擔心時間不夠用,擔心工作一忙起來就意志力鬆動,而沒有按照時程更新。今天 Aug-29-2012 硬體和版面籌備已經大致完成,心理準備也有了,下個月就可以正式上線,人力和時間安排就定位,將會固定週期性的更新專欄,為了確保文章的品質,我們不會也無力加沒空採用文章海戰術,品質和真誠是我們在公開園地撰稿分享的初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