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10-17

[天下雜誌] 經濟學傳授的十二個啟示

去年獲得諾貝爾獎的 Thomas J. Sargent 和 Christopher A. Sims 分享,經濟學傳授的十二個啟示:

四、每個人都被誘因(incentives)所影響,包括那些你想幫助的人們在內。這正是為什麼社會安全網的運作,達不到原先預期的原因。

五、公平和效率之間,必須有所取捨。

六、當賽局或經濟處於某種「均衡」狀態時,人們會滿足於自己的選擇。也正因為如此,善意的外人,很難再去做出任何更好或更壞的改變。

七、未來,你們也會被各種誘因所吸引。所以,你們會發現,有些承諾是自己想做卻做不到的。因為你們曉得,實現這些承諾,是不符合自己利益的。


送給大家的啟示:在你們做出任何承諾之前,務必先想清楚,將來要是情況有了改變,你還願意堅守原先的承諾嗎?唯有如此,才能建立你的信譽。

八、政府和選民同樣也會受誘因影響。所以,政府有時就會倒債,政策也會跳票。

九、上個世代累積的成本,有可能轉嫁給下一代。各國政府債務以及美國的社會安全體系,就是這樣(但新加坡的社會安全體系,卻是例外)。

十、政府花錢,最後都是人民買單──不是今天,就是明天;不是必須加稅,就是會被通膨吃掉所得。

十一、大部份的人,都希望讓別人為「共用物品」與「政府移轉性支出」(譯按:例如社會福利支出)付費。

十二、市場價格是以所有交易者的資訊加總計算的,所以,我們很難預測股價、利率和匯率。


理性預期學派基本上認為,政府的政策,會與人們的預期相互作用。包括貨幣和財政政策,只有在未被預測到的情況下,政策才會影響實際的產出和就業。
所以,過去已經用過的政策(例如景氣刺激計劃),不太可能再產生作用了。因為,它很容易被預測到,家庭和企業都會調整他們的預期,以適應新的現實。


摘錄自:天下雜誌 2011-10-18 天下雜誌 483期 
給年輕人的12條經濟學定理 
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27298&page=1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